【記者李威撰、劉耘台北報導】藉由同志生命故事的分享,進而激起「對話」,沃夫森認為,這個過程可以開啟有利婚姻平權的社會氛圍。但社會共識或者多數民眾的接納,是否應當成為平權的基礎?

透過對話 增進大眾理解

儘管「社會共識」可能是政府部門的推託之辭,但社會能否接納同志,確實攸關同志的幸福。在沃夫森看來,個人立身社會之中,這是無可迴避的問題。

從務實的角度出發,「婚姻自由」必須致力於增進大眾的理解,爭取社會對同志的接納。但他也認為,政府應該恪守憲法規定,捍衛每個人追求生活、自由及幸福的權利,而不是看別人的臉色。

沃夫森表示,一個良善、正義的社會,所要具備的基本要素,就是尊重每個人的基本人權,珍視每個個體,使個人得以分享自己的生命,成為社群裡的一員,並且得到尊重,而不是被排除在外。

無論如何,同志生活在家庭、置身在社會,所以沃夫森認為,環境友善與否,攸關一個人的幸福與滿足,當幸福與滿足獲得成全,社會本身也能獲得反饋。

改變大環境 停止迫害

其實早在沃夫森年輕的時候,他就深信同志處境要獲得改善,就必須改變社會的氛圍。

1978年,21歲的沃夫森參加了當初由甘迺迪所創辦的「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到西非的多哥(Togo)待了2年。沃夫森發現,當地有些男性喜歡跟同性發生性關係,卻又深信自己終究會跟女性走入婚姻。

沃夫森說,這些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同性戀,語言裡甚至沒有用來描述同性戀性傾向的字彙。他了解到,即便是性傾向如此私密的事情,都高度受到語言及社會環境的影響。

1980年回到美國,向來對歷史深感興趣的沃夫森,在就讀哈佛法學院期間拜讀了歷史學家波斯韋爾(John Boswell)的著作《基督教、社會寬容與同性戀》(Christianity, Social Tolerance, and Homosexuality)。他說,這本書改變了他的生命。

波斯韋爾的著作指出,不同的歷史及政治因素,使得各個社會對待同性戀的態度不盡相同,有的接納,有的迫害。於是他開始思考,改善同志處境,不能只從個人層面做起。而是必須改變大環境。

這個觀點,不僅成為他碩士論文的基礎,也是他日後創辦「婚姻自由」的一個基本想法。沃夫森表示,在所有社會,婚姻都是核心制度,他相信同性結婚的開放,可以真正幫助更多人完全地融入、參與社會。

愛 僅是個人之事

沃夫森還提到,自己加入婚姻平權運動,是受到民權運動領袖的啟發。他說,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就是他心目中英雄人物。他的辦公室牆壁上,就掛著金恩的肖像。

沃夫森認為,爭取社會制度接受同志,跟對抗種族主義一樣,兩者有許多共同之處。他提到,當初保守派宗教人士反對黑白通婚,聲稱這是上帝所不容許的,但金恩當時說了一句重要的話:「並非種族在談戀愛、結婚,而是個人在談戀愛、結婚。」

沃夫森認為,金恩這句話不只駁倒反對種族通婚的說法,也替當前的婚姻平權提出辯護。他說,不論種族主義或是性別偏見(sexism),所有主義(ism)都人為設置的障礙。實際上,進入婚姻的是個人,不是一個整體,而個人不能被化約為種族、宗教或性傾向,然後以全體之名加以排除在外。他說,同樣是人類,每個人都應當享有全然平等的社會參與權。

信仰宗教 莫忘關懷精神

跟世界各國一樣,爭取同志婚姻的路上,不是只有台灣遭遇到宗教的阻力。但沃夫森認為,信仰不是鐵板一塊,同樣出自宗教信念,有人堅信「金科玉律」(譬如歐巴馬),有人認為我們不該評斷別人(像是教宗)。

沃夫森表示,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宗教觀點,這是宗教自由。但如果沒有遺忘「關懷他人」的中心價值,同時又了解到所有人都需尊重,自然會站在支持婚姻自由的一邊。

沃夫森表示,政府不該置喙教會的對或錯,但教會也不該把政府當作武器、工具;我們要追問的不是教會做了甚麼,而是法律跟國家應該怎麼做。「政府要做的就是尊重對待每個人,確保每個人都能完全地參與社會。」沃夫森說。

不斷變遷 社會更茁壯

至於,同性伴侶進入婚姻以後,是否已為這項傳統制度帶來正向的改變?沃夫森認為,現在還言之過早。即使是全球第1個開放同性婚姻的荷蘭,也是2001年才合法化。但他相信,同性組成家庭,或許有助於破除家庭內部的性別歧視,家庭成員可以得到更多的尊重。

沃夫森指出,婚姻平權的社會討論,也打開了審視婚姻的契機,促使大眾重新思考法律保障、責任及福利等問題,進而謀求雙贏的解決之道。目前,不管是社會安全網,或是法律保障,太多權利及福利都附著在婚姻之上;沃夫森同意,有些權利並不需要以婚姻為前提,像是每個人都應當享有健保。

在沃夫森看來,「婚姻史就是一部變遷史」,他在著作《婚姻為何重要》(Why Marriage Matters)裡提到:「社會並未因為變遷而受傷……恰恰相反,社會實際上因為這些變遷而變得更強健。」

抱持信心 是致勝關鍵

沃夫森提到,1983年他在撰寫同性婚姻的碩士論文時,不只不太容易找到指導教授,同性婚姻在當時甚至當作成不可能的事。但現在,美國已經有4成人口居住在同性可以結婚的地方。他說,致勝關鍵是信心,我們要提出願景,告訴大家這個願景值得追求。

沃夫森表示,世界5大洲已有18個國家開放同性婚姻,美國則有18州開放。他相信,持續的溝通,可以繼續帶來改變。他向台灣民眾喊話,來台灣玩了一趟,回到紐約以後,他會繼續坐在辦公室奮鬥努力,「你們也是一樣。」他說。

圖片來源:路透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同婚之父沃夫森訪談之1-爭取婚姻平權 從對話開始】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6771


本文出自: http://tw.news.yahoo.com/同婚之父沃夫森訪談之2-同志要幸福-必須被社會接納-161100526.html
贊助廠商
SEOSEOSEOSEO網頁設計網頁設計網頁設計網頁設計工商大街餐廳美食旅遊資訊休閒娛樂居家工程宜蘭民宿花蓮民宿台東民宿清境民宿溪頭民宿九份民宿澎湖民宿蘭嶼民宿綠島民宿小琉球民宿宜蘭民宿花蓮民宿台東民宿清境民宿溪頭民宿九份民宿澎湖民宿蘭嶼民宿綠島民宿小琉球民宿小琉球民宿小琉球住宿小琉球小琉球民宿小琉球住宿小琉球台東民宿台東住宿看護看護中心居家看護日月潭民宿九份民宿九份住宿九份民宿九份住宿日月潭民宿日月潭住宿二手車中古車搬家搬家公司日月潭民宿澎湖民宿澎湖住宿美食台北美食新北美食基隆美食台中美食台南美食高雄美食屏東美食宜蘭美食花蓮美食清潔清潔公司台北清潔台北清潔公司溪頭民宿溪頭住宿回頭車貨運貨運公司清境民宿清境住宿清境民宿清境住宿東港民宿東港民宿墾丁民宿搬家搬家公司台中搬家台中搬家公司坐月子月子餐月子中心棧板塑膠棧板木箱抓漏防水壁癌處理防水工程屋頂防水外牆防水室內設計室內裝潢系統家具系統櫃裝潢紙棧板紙箱重包裝紙箱南投民宿南投開會場地埔里民宿清境民宿南投民宿南投開會場地埔里民宿清境民宿汽車借款汽車貸款宜蘭民宿宜蘭住宿花蓮民宿花蓮住宿花蓮溯溪整形微整形整形外科隆乳隆鼻微晶瓷玻尿酸肉毒桿菌汽車貸款汽車借款溫泉會館溫泉泡湯北投溫泉會館北投溫泉北投泡湯烏來溫泉會館烏來溫泉烏來泡湯宜蘭民宿隆鼻隆乳植牙人工植牙無痛植牙台北植牙牙齒矯正牙齒美白牙醫牙醫診所租車台北租車機場接送氣喘失眠過敏鼻炎痛風過敏性鼻炎招牌廣告招牌LED招牌招牌設計招牌製作遊學暑假遊學寒假遊學澳洲遊學加拿大遊學金屬棧板全瓷牙全瓷牙冠牙周病牙醫診所清潔清潔公司台北清潔台北清潔公司家電維修冷氣維修冷氣安裝電器維修電視維修看板廣告看板廣告帆布布旗布條大圖輸出植髮生髮掉髮禿頭看護看護中心居家看護家庭看護醫院看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謝明俐者惶療癱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